堆满课桌的教辅,把“辛苦一阵子,幸福一辈子”当口号……这就是学习力吗?每天背着10公斤的书包上下学,这就是学习力吗?大学毕业扔博士帽的时候想着毕业后再也不用学习考试,这就是学习力吗?——上班之后,重新来过,疲于奔命,但懒于学习;在家庭生活中,母亲焦虑、父亲缺位,孩子失控;在社会中,宣扬读书无用论。这是不是应该反思探寻“学习力”?
以前我们说做作业是要敲打的,现在都不用敲了,直接打开互联网,打开APP,其实 可能的情况是互联网技术毁了我们这部分的学习力。本来可以花点时间自己去钻研的,能够搞清楚是为什么的,但 后把答案写在上面了。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、检讨,互联网技术的负面效果造成了多大的损害?
张振宇博士认为,在反思之后,需要理顺学习链条,探寻源头——想学、能学、敢学、爱学。想学对应的是有趣和好奇;能学对应的是便利和认真;敢学对应的是安心和执着;爱学对应的是快乐和体会。